渠道管理的核心是什么,渠道內容管理的兩個原則?

有句話是說攻城容易守城難。深度分銷中的渠道拓展就是攻城,而渠道管理就是守城,那么如何做到有效管理,一方面確保渠道的穩(wěn)定性,不被競爭對手挖角流失,另一方面又如何確保渠道的有效性,提高渠道的穩(wěn)定產出呢?這是每一個營銷將士們終身孜孜以求的目標。

深度分銷是企業(yè)拓展渠道,深挖市場潛力,做透做精做深的關鍵。尤其是從事消費品領域的企業(yè)。但渠道拓展和渠道管理一直是廠家最為頭疼的事情,尤其是渠道開拓完成后的渠道管理,如何做到有效管理,一方面確保渠道的穩(wěn)定性,不被競爭對手挖角流失,另一方面如何確保渠道的有效性,提高渠道的穩(wěn)定產出,是深度分銷中的難點也是關鍵點。

一般我們把渠道的開拓可以解構為兩個緯度去衡量,其一便是渠道的寬度,解決渠道的覆蓋率問題,其二是渠道的深度,解決渠道的單位產出問題。二者相輔相成,寬度容易,深度難挖。

問題存在的根源在于廠家在渠道拓展和渠道管理中沒有形成系統(tǒng)化,科學化的渠道管理策略和方法,都是碎片化的舉措,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和使用存在隨意性,因人而異,因地而異,沒有形成標準化,系統(tǒng)化,規(guī)范化,閉環(huán)化的管理機制,因此出現關的比開的快,單店產出提升乏力,同床異夢等種種怪現象。

如果廠家能夠從以下六個輸出和管理方面系統(tǒng)化去建立渠道管理機制,形成標準化的渠道管理模式,相關問題便迎刃而解。



一、品牌輸出和管理

廠家對渠道的第一個核心輸出和管理要素便是品牌,品牌是廠家最有效區(qū)別與競品的顯性要素,品牌輸出和管理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落實:

品牌定位及策略的深度宣貫和溝通:對于廠家來說,面對每一個渠道商,第一要務是要把企業(yè)的品牌定位,品牌藍圖,品牌策略,市場拓展策略與渠道商做深度的宣貫和溝通,讓渠道商深刻領會企業(yè)的目的,并達成對品牌定位及策略的高度認同。價值觀的統(tǒng)一是第一要務!

品牌授權使用及使用指導:對渠道商要簽訂品牌使用授權書,明確品牌使用的一系列權利,規(guī)范品牌元素使用的標準,包括終端,媒介,包括危機管理,包括品牌標準話術等等。并定期指導檢查渠道商如何按照標準使用品牌元素,如何做品牌傳播,如何提升品牌在當地的知名度美譽度等等;

企業(yè)層面的品牌傳播與渠道層面的品牌推廣的有機結合:很多企業(yè)是策略和執(zhí)行永遠在我行我素,分道揚鑣,導致資源花費巨大,但效果甚微。在企業(yè)層面制定完品牌傳播策略和計劃后,務必結合渠道實際情況,制定可執(zhí)行的渠道終端品牌推廣落地計劃,且必須和渠道商做深入的宣貫和溝通,讓渠道商吃透,領悟企業(yè)思路,共識十分關鍵。二者資源進行整合利用,力出一孔,方能利出一孔!

規(guī)范渠道終端VI使用標準:終端是與消費者零距離接觸的窗口和場景。因此在整個終端方面,要從上到下,從內到外,從空間到產品,從人到物,建立標準化的終端VI使用標準,建立定期檢查考核及整改機制,建立高辨識度的終端形象;



二、產品輸出和管理

產品的輸出和管理相對于品牌輸出和管理來說,更加的具象,但是渠道管理的重中之重。產品輸出和管理一方面要貫徹執(zhí)行公司的產品策略和階段性的產品活動計劃,另一方面要指導,引導和規(guī)范渠道商的產品銷售行為。核心的管理有幾個方面:

終端產品出樣及品相展示規(guī)范:出樣率決定成交率!要對渠道商輸出一整套的終端出樣產品的型號,規(guī)格,品相的標準和要求,并嚴格督促執(zhí)行到位。這個出樣講究產品的價格組合,功能組合,從高到低,或者有別與競品的差異化產品策略的終端落地。

產品銷售策略落地:產品銷售策略落地包括很多方面,廠家要把整個公司的產品銷售策略,在不違背政策產品策略的基礎上,在各個地方進行因地制宜的優(yōu)化和調整,結合競品來落地開展。指導并考核渠道商對產品銷售策略的執(zhí)行落地。這里面包括產品品類的差異化策略制定和落地執(zhí)行,產品的價格策略落地,產品中高低梯度區(qū)隔落地,產品銷售策略的培訓和執(zhí)行,產品買點的培訓和落地實戰(zhàn)等內容。




三、文化輸出和管理

企業(yè)文化的輸出和管理,是在渠道拓展和管理中最大的難點,也是最有力的武器!同時也是很多企業(yè)忽視和難以做到的一個方面。這個工作的前提是:廠家本身具有成熟,獨特,健全的企業(yè)文化機制。

如果渠道商接受并被企業(yè)的文化所同化,廠家和渠道商的價值觀達成了高度的一致,則在合作中會由廠商博弈變成廠商價值共鳴,共振,二者的合作則會產生長久的價值粘性和指數級的效果。

企業(yè)文化輸出和管理,則必須有意識,有計劃地去推進,核心包含幾個方面:

一是與渠道商建立多渠道,多層次,多方面,高頻率,高互動,高信任的溝通交流機制。采用請進來,走出去,多點培訓,深度共識,會議洗腦,形而上學的原則和方法,潛移默化地傳遞,影響,滲透和灌輸企業(yè)文化和企業(yè)價值觀,日積月累,涓涓細流,必入心田!

另一方面在物理形式上要渠道商保持一致和同步。如渠道商的辦公環(huán)境,組織模式,辦公文件,內部稱謂,績效方式,員工關懷,會議形式等等在形式上,外觀上均與廠家保持一致和同步,逐步影響,逐步一致,逐步同步,最終由形而上學到形而下同。



四、業(yè)務輸出和管理

業(yè)務輸出和管理相對來說比較簡單,主要是如何幫助渠道商提升銷售業(yè)績,拓展市場。這個主要是廠家要制定詳盡的業(yè)務拓展計劃,指導,引導,輔導渠道商的業(yè)務工作開展和落地。其中包括了產品策略和價格策略的有效落地方案,促銷活動的制定和落地執(zhí)行,網點拓展計劃和拓展策略的制定及執(zhí)行,品牌推廣策略的制定和執(zhí)行,競品調研和競品狙擊策略制定和執(zhí)行,消費者交互機制和策略的建立及落地執(zhí)行等。

這需要廠家,及當地的渠道管理者以目標為核心,結合人力物力財力現狀,制定詳盡的業(yè)務計劃,和渠道商一起為目標的達成而共同進退。同時,必須建立PDCA的閉環(huán)管理機制,及時核查,考核跟進。



五、管理輸出和管理

管理輸出和管理取決于廠家的管理水平的高低。打鐵還需自身硬,如果廠家自身的管理水平偏弱,那也就達不到對渠道商進行管理輸出的目的。廠家對渠道商管理輸出最基本的要求包含以下幾個方面:

業(yè)務管理:業(yè)務管理主要是做好幾個方面的報表輸出和分析,包括產品進銷存管理報表,產品利潤分析報表,促銷活動投入產出分析報表,產品結構分析報表等等;

目標管理:目標管理主要圍繞著渠道商的目標計劃和實現來展開,核心包括年度預算編制及預算的執(zhí)行與修正機制,年度銷售目標分解和跟進,市場拓展目標制定及跟進,渠道拓展目標制定及跟進等;

計劃管理:計劃管理主要是對業(yè)務管理及目標管理在落地執(zhí)行方面要有計劃性,預見性的機制和可操作的方法,把目標落實到年--季--月--周--天,落實到部門--人,落實到產品,落實到門店,落實到型號/規(guī)格等,從數據性的計劃管理和要事管理兩個緯度著手推進,建立企業(yè)級,部門級,個人級的工作計劃及計劃的閉環(huán)的考核管理機制。

管理輸出是個難點,但可以從基本的一些報表開始做起,以上只是一些最基本的管理輸出的內容,廠家必須有統(tǒng)一的數據報表格式,統(tǒng)一規(guī)范和管理。對于管理能力比較強的企業(yè),或者管理信息化水平高的企業(yè),IT,CT ,DT 系統(tǒng)完全可以對接渠道商,甚至包括人力資源,供應鏈都可以對接渠道商。但這都取決于雙方的現狀。



六、流量輸出和管理

當先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,流量見頂,新增市場向存量市場轉換,流量如何賦能渠道,是考驗品牌方的關鍵!

廠家不僅僅要把品牌授權給渠道商,把產品賣給渠道商,還要思考和推進的一個關鍵問題是:如何幫助渠道商進行引流,如何給渠道商導流,如果提高轉化率,如何降低引流成本,如何提高客單價。這個是廠家與廠家之間競爭的顯著的差異化因素,也是未來渠道商選擇廠家/品牌的核心要素之一。

如何引流導流,因行業(yè),產品屬性的差異不盡相同,但這個是廠家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問題,也是與時間賽跑,宜早不宜遲。其基本的幾個原則是:平臺化,共享共建,交互,社群。

渠道管理的六個方面,企業(yè)需要系統(tǒng)化的構建和推進,有主有次,有先有后,根據企業(yè)及渠道現狀來決定,但未來必定是六個方面缺一不可。共建共生共榮才是渠道長久之道。



全文完,歡迎點贊評論轉發(fā),您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!

好了,這篇文章的內容發(fā)貨聯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,如果大家網絡推廣引流創(chuàng)業(yè)感興趣,可以添加微信:80709525  備注:發(fā)貨聯盟引流學習;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,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(zhàn)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課程免費分享!
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
您可能還會喜歡:

發(fā)表評論

◎歡迎參與討論,請在這里發(fā)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觀點。